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水利競賽】U20水系青年 | 《種原抗旱》原民植物復育

 報導連結請按這!!!

U20水系青年 | 《種原抗旱》原民植物復育

種原抗旱|促進環境永續

「種」:種植,以改變種植作物及模式。
「原」:原民作物,選擇原民旱作在地原生種。
「旱」:氣候變遷影響下極端氣候產生了旱季。
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,極端乾旱天氣成為了農業界的一大挑戰。復育原住民作物為這一問題提供了希望。透過回溯歷史中經驗,我們不僅可以發掘本地作物的優勢,更能在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之間建構出一個永續發展的未來。我們在宜蘭大學場域,南澳農場試種原民抗旱作物,作物選擇耐旱且具有經濟價值的原民作物,包含固氮能力強,有助於改善土壤肥力的樹豆;耐旱耐鹽,被視為極端氣候下的「超級未來食物」的油芒等。


重塑永續農業
在文化方面,原住民作物的復育不僅提升了農業韌性,也重塑了地方文化,增強了部落自豪感。通過保護在地傳統農業,我們能夠傳承歷史,透過農業連通過去與未來。在生態方面,原住民作物的復興有助於建立完整的農業生態系統。能夠提高生物多樣性,減少化學投入,維護環境,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。而考慮到在極端天氣肆虐的今天,農業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。抗旱作物不僅能確保糧食安全,更能成為重構乾旱地區突破口,為氣候變化適應提供可靠選擇。

水系青年 | 黃崧瑀、鄧育誠

成效指標 | 活動參訪5場次,超過200人次,一次大型植樹活動,種植100顆油茶樹。
投入指標 | 60位學生,每人每學期20小時。
 

CSR@天下U20

自2020年開始,天下雜誌徵選全台關注永續的青年行動,從氣候變遷、環境永續、社會平等,延伸到地方創生。U20永續青年號召12-35歲關心環境與社會議題的熱血青年,他們積極行動,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。2024年,與水利署共同推動第五屆U20水系青年計畫,秉持環境永續與社會共榮的精神,向「水」心所欲的青年行動家招手!

 

來源來自天下雜誌報導...

 

瀏覽數: